化驗室檢測焦炭熱反應強度要花多少錢
GB/T 474-1996煤樣的制備方法
GB/T 475-1996商品煤樣采樣方法
GB/T 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測試方法
GB/T 212-2001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GB/T 213-2003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
GB/T 219-1996煤灰熔融性的測定方法
GB/T 2565-1998煤的可磨性指數測定方法
GB/T 217-1996煤的真相對密度測定方法
GB/T 215-1996煤中各種形態硫的測定方法
GB/T 15334-1994煤的水分測試方法微波干燥法
GB/T 15224.2-1994煤炭質量分級 煤炭硫分分級
GB/T 15224.3-1994煤炭質量分級 煤炭灰分分級
MT/T 1-1996 商品煤含矸石率和限下率的測定方法
GB/T 15460-2003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電量重量法
以上是青島科標檢測針對煤炭的部分檢測標準,可以參考一下。
焦炭反應性檢測問題
您好:
焦炭反應性檢測設備檢測出的數據出現偏差(CRI:r >2.4%)可能原因如下:
一、N2、CO2氣體流量原因:
1、氣體流量不夠:要全面檢測N2、CO2氣體的流量(N2=0.8L、CO2=5L、N2=2L)。
2、通氣時間不對:CO2反應時間(120min)。
3、氣路漏氣:應全面檢查氣體控制回路是否有漏點。
二、加熱爐溫度原因:
1、熱電偶位置:應全面檢查熱電偶是否放在試樣即焦炭中心。
2、熱電偶精度:應將熱電偶送到技術部門檢測,因為有的熱電偶誤差超標,如N型普通偶誤差為±0.75%即1100℃時誤差為±8.25℃僅此一項就超出了國家標準要求的焦炭反應性系統誤差1100℃±5℃。
3、加熱控制系統:應檢查加熱閉環PID控制系統是否將溫度控制在1100℃±5℃(恒溫狀態)的范圍內。
4、升溫速率:應檢查加熱閉環PID控制系統是否將升溫速率控制在8℃-16℃/min(升溫狀態)的范圍內。
三、恒溫區原因:
1、恒溫區:應全面檢查恒溫區,如果恒溫區達不到國家標準,將導致被加熱試樣不能完全放到恒溫區中,即被加熱試樣不能在1100℃±5℃的恒溫下加熱,造成檢測結果出現偏差。恒溫區越小,檢測結果偏差越大即CRI:r >2.4%。嚴重時檢測結果偏差將超出5%。
2、爐膛溫度:應要求技術檢測部門在現場對設備進行檢測,檢查爐膛恒溫區溫度是否為1100℃±5℃。
焦炭熱性能制樣出球率高低對反應后強度有影響嗎
差別挺大的,機器對好焦炭的結果影響小一些,不好的焦炭就影響的厲害,結果不穩定。 我的郵箱:bjplss@163.com
怎么才能選擇更好的焦炭反應性檢測儀器呢
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但不是制造強國。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業也是如此,如焦炭熱反應性測定儀各別生產企業為了贏合國內部分企業招標對生產企業業績的要求,采取各種手段將一些問題產品或不成熟的產品(如:加熱爐的恒溫區長度遠低于國家標準、加熱爐的升溫速率遠超出了國家標準范圍、1100℃±5℃的恒溫點根本不在試樣的檢測中心等問題)投放市場以搶占先機和擴大市場的占有率、影響力(“業績”多就是好)。
目前,如何選擇焦炭熱反應性測定儀我謹從技術角度提供一些參考,希望大家共同交流。
希望儀器儀表行業能夠生產出穩定性更好、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分析檢測儀器。希望用戶能夠真正的保護好自己的權益、希望國家質檢部門對現已投放使用的焦炭熱反應性測定儀進行全面清查以還原焦炭指標的真實性。提高儀器儀表行業的技術水平。
一、應選擇恒溫區大于150mm的加熱爐(國家標準規定)
1、恒溫區小于150mm的原因:
● 加熱爐的加熱區長度不夠。
● 加熱爐的保溫性能不好。
● 爐體整體結構不合理。
● 內部發熱元件的結構形式不合理。
● 爐膛內動態熱平衡受外界影響。
2、恒溫區小于150mm的試驗結果:
● 恒溫區小于150mm時,將導致被加熱試樣不能完全放到恒溫區中,即被加熱試樣不能
在1100℃±5℃的恒溫下加熱,造成檢測結果出現偏差。
3、如何檢測恒溫區:
● 新安裝的加熱爐應要求調試方現場檢測恒溫區(國家標準規定)。
● 更換加熱體后用戶自己要檢測恒溫區(建議)。
● 檢測結果出現偏差后用戶自己應檢測恒溫區(可能是恒溫區問題)。
● 檢測結果不穩定用戶自己應檢測恒溫區(可能是恒溫區問題)。
● 需方應要求供方的控制系統或配件具備這一檢測功能(國家標準規定)。
● 需方應要求供方培訓檢測方法。
二、應選擇升溫速率在8℃-16℃/min范圍內的加熱閉環控制系統(國家標準規定)
● 升溫速率超范圍將導致很多衍生問題的出現。
三、應選擇控溫精度為1100℃±5℃的加熱閉環控制系統(國家標準規定)
四、應選擇檢測元件為S型的熱電偶(國家標準規定)
五、應選擇保溫性能好、加熱體使用壽命長易更換的加熱爐
六、應選擇氣體控制由質量流量控制器閉環控制的控制系統
七、應選擇高可靠性、高穩定性的中央控制系統
八、應選擇機械自動裝出爐的自動控制系統
九、應選擇對人身及設備安全具有全面保護功能的控制系統
十、應選擇對系統運行狀態監測完備的全自動控制系統
十一、應選擇可以通過以太網絡組成“集散控制系統”(DCS)的控制系統
十二、影響檢測結果還有一些其它因素
● 熱電偶檢測點是否放在焦炭試樣的中心。
● 爐膛的恒溫區溫度是否為1100℃±5℃。
● 氣體的流量和純度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如何提高焦炭熱強度
焦炭的冷態強度高,高溫強度不一定好。 主要是配合煤的組成,根據熱強度要求,多配焦煤和肥煤,少用1/3焦煤。據研究: (1) 煤中的灰分含量越高,焦炭的熱性質指標越差。灰分中的堿性氧化物對焦炭的溶損反應起著正催化作用,其含量越大,焦炭的反應性越大,反應后強度越低。 (2) 揮發分含量在20%~24%之間、鏡質組反射率在1.3~1.8之間的煤,其焦炭的反應性和反應后強度較好。隨著單種煤的粘結指數的增大,焦炭的反應性降低,反應后的強度隨之增大。硫的存在能抑制焦炭的CO2反應性,隨著含量的增高,焦炭的反應后強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