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焦炭產業生產能力和需求情況
產能擴大效益難見 焦炭業將重新洗牌
-----------------------------------------------------------------
原料不增 運力不加 產能擴大 效益難見
受到今年上半年高利潤的刺激,國內焦炭產業生產能力在迅速膨脹。然而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這種產能沒有原料和運力配套增長的支持,所以很可能相當一部分無法實現效益。預計中國的焦炭產業將進入重新洗牌時期。
中國北方焦炭聯合體理事長華祖貴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去年下半年以
來,由于下游冶金行業需求高漲,國內國際焦炭價格開始上漲,從最低時期的每噸600多元,一直上漲到了今年5月份的每噸2000多元。前幾年還銷售困難的煉焦,一下子成了高利潤行業。在暴利的誘惑下,從今年初開始,全國各地興起了辦焦炭企業的浪潮,主要分布在山西、黑龍江、河北、河南等地。據估算,如果國家不進行宏觀調控的話,在今年年底,中國的焦炭生產能力就將從去年的1.8億噸一下子提升到3億噸以上。
焦炭生產屬于高污染、高耗能、資源消耗型產業,如果其無序膨脹的局面得不到控制,后果十分嚴重。因此,國家對控制焦炭產業盲目擴張的態度十分堅決。在從今年第二季度起出臺的一系列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中,國家多次明令對焦炭項目進行清理整頓,嚴肅產業政策。我國最大的焦炭和煤炭生產基地山西甚至在今年7月果斷決定,凡是手續不齊全的焦炭建設項目,一律停止建設或者停產整頓。從實際情況看,這一政策的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據初步統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焦炭的實際生產能力將達到2.2億噸,比上年增長6000萬噸,但與國家控制前相比,少增長近一億噸。然而,由于相當一部分焦炭建設項目今年尚不能形成生產能力,要明年才能竣工投產,這些項目大都是技術水平高、建設周期長、各項市場準入要求都合格的項目。因此,這些項目將使中國的焦炭生產能力在2005年底達到3億噸以上。由此可見,即使國家施行了宏觀調控措施,我國的焦炭生產能力仍然處在急速膨脹的階段。
對于這種成倍增長的生產能力將對我國焦炭產業及上下游企業產生什么影響,華祖貴說,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盡管下游需求可能會增加,但從總體上講,未來幾年我國的焦炭供給將是充分的,焦炭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這是未來幾年焦炭產業的發展大局。預計焦炭價格大致將維持在每噸1000元以上的水平,這將使未來幾年焦炭企業的利潤保持在較低水平,2004年出現的高利潤期,將不會存在。
新增生產能力的形成,以及由此帶來的低利潤時期的到來,將使我國焦炭產業進入重新洗牌階段。華祖貴說,在我國當前的焦炭生產企業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是土煉焦企業。這些企業污染嚴重,耗能高,基本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之所以到目前仍然能在生產,主要原因是這些企業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經濟來源。在新的具有先進技術的焦炭企業投入生產后,國家如果不繼續對這些土煉焦企業進行整頓和清理,那么這些土煉焦企業的低成本“優勢”很可能擠垮具有先進技術的企業的規模優勢。所以,這對政府實施行業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2004年至2005年大量焦炭生產能力的形成,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的規模,生產過剩不可避免,企業的利潤水平在下滑。這時,只有那些既具有規模優勢、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這在客觀上對整個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很可能出現新一輪由市場推動的先進企業“驅逐”落后企業的浪潮,焦炭行業將進行一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整合。能在這次洗牌中生存下來的,要么是具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的企業,要么是鉆了政府監管漏洞的落后企業。華祖貴說,“中國中煤焦化控股公司的焦炭生產能力也在迅速擴大,但這些新的產能全是符合國家各項產業政策的項目,在此次宏觀調控中,其已順利通過國家檢驗。因此,雖然今后幾年全國焦炭生產能力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我們對這些企業的贏利問題并不擔憂。”
新疆焦炭市場分析
2012年,國內、國際焦炭延續了2011年底的走勢,全年呈現的是弱勢運行的態勢。由于全球經濟萎靡、全球鋼鐵產能過剩、我國鋼材出口受阻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焦炭行業面臨著國際需求大幅下降,價格長期處于低位、行業陷入虧損的困難局面,這是多年以來所未見的。
據海關統計,2012年我國累計出口焦炭102萬噸,金額44505.94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69.07%和70.08%;出口平均價格為436.31美元/噸,同比下降3.26%。2012年我國焦炭出口的主要特點:
1、出口量、出口金額均處于低位,呈量價齊跌態勢
從2011年二季度起我國焦炭出口快速下滑,2012年以來我國焦炭各月出口量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其中12月份當月出口6.5萬噸,同比下降36.07%;出口金額2429.42萬美元,同比下降44.53%。與此同時,出口平均價格則基本保持穩定,12月份當月出口均價每噸為376.48美元/噸,同比下跌13.23%,環比下跌0.03%。
2、主要為一般貿易方式出口
2012年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焦炭88.3萬噸,下降71.44%,占同期我國焦炭出口總量的86.54%。此外,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出口13.73萬噸,下降33.56%,占出口總量的13.46%。
3、巴西、日本、哈薩克斯坦、印度和韓國位居出口市場前5位
2012年我國對巴西出口焦炭31.1萬噸,同比下降51.76%;對日本出口16.8萬噸,下降64.71%;哈薩克斯坦13.3萬噸,下降46.58%;印度10.3萬噸,下降85.68%;韓國9.3萬噸,下降67.88%。上述五者合計占同期我國焦炭出口總量的79.33%。
從分州別看,2012年我國對亞洲(主要為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臺灣省、韓國等)出口焦炭57.4萬噸,同比下降70.16%;出口歐洲(主要為比利時)4.38萬噸,同比減少91.38%;出口拉丁美洲(主要為巴西)31.11萬噸,同比下降51.76%;出口非洲(主要為南非)9.02萬噸,同比增長17.35%,雖然對各州出口數量有增有減,但我國焦炭出口的主要市場沒有太多變化。
2012年,我國全年生產焦炭4.43億噸,同比增長5.2%。其中山西省產量為8612.7萬噸,河北6677.7萬噸,山東4076.2萬噸,河南2420.7萬噸,內蒙古2569.1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1%和上升7%、2.6%、2.1%和34%。
從生產情況來看,由于自2011年末以來焦炭市場持續弱勢,現貨價格幾乎一跌再跌,焦化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也有所回落,2012年國內焦炭產能釋放速度明顯放緩。但從9月份開始受鋼價觸底反彈影響,焦炭市場逐步回暖,焦炭產量首次呈現正增長,價格節節攀升。山西、河北、山東等主要生產地的焦化企業出貨順暢,供不應求。
2012年9月中下旬以來,隨著國內基建需求的回暖,鋼材市場價格表現回升,高爐開工率持續增加,鋼鐵產能釋放擴大,產量明顯增長。根據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累計生產生鐵6.57億噸,同比增長3.69%;全年累計生產粗鋼7.16億噸,同比增長3.13%。
2013年上半年,國內經濟仍處于緩慢復蘇的進程中,焦炭行業運轉情況不容樂觀。焦炭綜合指數報1156.7,較上月同期下跌7.2%,為近6年來最低價格水平。6月份鋼材市場仍然面臨經濟面疲軟、供需矛盾突出等老問題;另外中下旬市場資金流動性趨緊,"錢荒"概念不絕于耳,一度另市場陷入恐慌,也為鋼價進一步下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面對如此不堪的行情,鋼廠在焦炭采購方面毫無疑問地延續了打壓政策;另外,煤炭企業的銷售壓力仍然較大,可謂內外交困,內困于國內需求的疲弱而外困于進口煤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因此6月份神華、山西焦煤、集中能源、兗礦等主流煤企價格政策仍以下調為主。雖然近期鋼價的反彈或許能略微緩解下焦炭價格持續下跌態勢,從而短期跌幅收窄,但中期筆者認為鋼材市場的風險仍未釋放充分,未來鋼廠如果進一步擴大減產檢修的力度,則焦炭需求將明顯受到壓制從而進一步打開焦炭價格下跌空間。
數據顯示,2013年6月份中國焦炭產量為4104.7萬噸,環比增加1.8%,同比上漲5.7%。2013年1-6月份中國焦炭總產量為23658.5萬噸,同比增長7.4%。因此,由于剛性需求作用,6月份全國焦炭產量較上月繼續小幅上揚。
2013年6月份中國焦炭出口54萬噸,較上月增28.6%。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6月份我國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為54萬噸,環比增28.6%;2013年1-6月份累計已出口焦炭(含半焦)15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9.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較快,外貿政策放寬加上中國焦炭價格優勢重現刺激印度、巴西、南非等傳統進口大國需求增加,而對于國內焦炭市場而言,也有主動通過增加外銷渠道來緩解國內市場過剩壓力的想法。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焦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十章。首先介紹了焦炭相關概述、中國焦炭市場運行環境等,接著分析了中國焦炭市場發展的現狀,然后介紹了中國焦炭重點區域市場運行形勢。隨后,報告對中國焦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國焦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焦炭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焦炭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參考: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01/R0101/201312/16-146387.html
焦炭的行業趨勢
焦煤價格呈上漲趨勢
2011年一季度國際焦煤合同價格基本定調。據媒體報道,鋼廠已經同意接受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將2011年一季度焦煤協議價上調8%的要求,即未來三個月國際焦煤價格將重新回到2010年三季度價格高點225美元/噸。這個漲價幅度與2011年一季度鐵礦石的漲價幅度7.6%基本相近。
在過去的6個月中,由于中國粗鋼產量增速嚴重放緩,亞洲地區的粗鋼產量占全球粗剛產量的比重持續下滑,受到歐美等其他地區鋼鐵消費需求上升的支撐,國際焦煤價格主要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四季度209美元/噸)。2010年10月,雖然亞洲地區的粗鋼產量占比下降到61.66%,但全球鋼鐵產量開始出現顯著的回升,顯示其他地區的焦煤需求仍然旺盛。
隨著國內鋼鐵行業開工率的回升,國內焦煤價格有望跟隨國際市場出現顯著上漲。目前國內鋼鐵行業去庫存化基本結束,隨著限產機制的逐步退出,12月份以來,國內鋼鐵行業持續復產,根據我們鋼鐵行業監測報告,開工率已經達到85%。從全年的角度,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的判斷,2011年粗鋼產量增長7%將是有保障的。短期而言,國內鋼鐵產量增速回升、國際焦煤價格上漲將帶動國內焦煤價格有較為強烈的上漲預期。
2010年10月以來,各地焦炭價格都開始有顯著的轉暖趨勢,但距2008年焦炭價格高點尚有56%-70%的空間。焦炭價格的上漲對各焦炭類上市公司的短期業績可以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而焦炭期貨推出后,各上市公司可通過套保形式來規避焦炭價格的大幅波動,板塊估值水平有望得到提升。 焦炭期貨2011年3月正式試水
有利于掌握國際定價權:中國的焦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焦炭出口國,每年焦炭出口約1400萬噸,占國際焦炭貿易量的近60%,其中僅山西省在焦炭國際貿易市場上的比重就超過50%。天津港是中國最大的焦炭出口港,其價格已經成為國際焦炭市場上的風向標。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由于國外需求萎縮以及中國對焦炭資源的戰略性保護,開征高達40%的關稅,還實行出口配額制度,導致2009年焦炭出口同比大幅下降95%以上。進入2010年后,出口有所恢復,上半年山西省共出口焦炭70.8萬噸,同比增長6.2倍,占全國焦炭出口總量140萬噸的50.6%。說明中國焦炭在國際市場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通過焦炭期貨品種的設立,可以更加有利于中國掌握焦炭的國際定價權。
有利于保障行業利益:山西焦化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太來認為,隨著中國重化工時代的來臨,整個社會對鋼鐵的需求日益旺盛,帶動了對焦炭的旺盛需求。對于已經習慣了買焦煤—煉焦炭—賣給鋼廠這樣簡單盈利模式的焦化行業來說,焦炭期貨交易不僅有利于推進焦化行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產業化發展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而且推出焦炭期貨后,能確立定價中心,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還能幫助企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保障行業利益。
有利于企業規避風險:中國鋼鐵企業的焦炭自給率僅在30%左右,大約有70%的焦炭需求都要通過市場途徑解決。中國焦化行業處于煤炭行業的下游和鋼鐵行業的上游,受上游煤炭成本高企和下游鋼鐵價格低迷的雙重擠壓,利潤空間狹小。2010年,受鋼材市場起伏不定的價格影響,焦炭價格也漲跌不定。焦炭價格從1月下旬的1900元(噸價,下同)波動到現階段的1700~1800元。但是,煉焦煤價格卻居高不下。山西臨汾地區九級焦煤的價格高達1630元以上。而下游鋼鐵行業前段時期受到節能減排影響,焦炭需求下降,焦炭價格受鋼鐵價格影響較大。2011年焦化企業甚至以低于成本價100元的焦炭售價與鋼廠交易,焦化行業虧損情況較為嚴重。國內焦化企業普遍都采取了限產措施,河北、山西等地大部分焦化廠處于限產之中,限產幅度在30%~50%。中國焦化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迫切需要找到一種能夠有效回避風險的手段和市場化運作的機制。焦炭期貨品種的上市是有利于國內焦炭生產企業的,也有利于國內焦化行業的健康穩定運行。
中國煤炭總需求量是怎么統計出來的
應該根據目前國家經濟運行數據、煤炭消費量結合2020年國經濟預測數據反推需要多少煤炭量預測誰能說好幾年之情況,
現煤炭行情景氣供大于求煤炭采出來市場能完全消化才造成煤炭滯銷。
最近,我國的焦炭市場情況如何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打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盡快形成若干個億噸級大型煤炭企業和企業集團,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60%左右,形成東部調入區、中部調出區和西部后備區的煤炭資源開發總體格局。
發改委能源局巡視員吳吟昨日在“2006中國煤炭市場高峰論壇”上,就中國煤炭產業發展規劃主題發表演講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吳吟認為,“十一五”期間,煤炭需求繼續較快增長,而發電和供熱用煤以及鋼鐵、煤化工、建材等行業用煤將成為國內煤炭消費主要增長點,但增速明顯低于“十五”期間。
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到2010年,煤炭供應能力要達到24億噸,而大型煤炭集團將承擔60%-70%的產出責任。(大盤短線調整即將到位,抓住短線反彈機會!編輯YXCA,移動發至2911600,聯通發至9901600,獲取我們為您挑選的短線反彈機會股!每條0.3元,20秒即獲回復。動起您的拇指吧!)
在盡快形成大型煤炭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同時,他表示,“十一五”期間,小煤礦數量減少到1萬個以內,總產量明顯減少,全國煤礦安全狀況明顯好轉,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降到1.6以下。
他說,政府鼓勵大型煤炭企業與電力、鋼鐵、化工、建材和運輸等企業聯營,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多元融資開發和利用煤炭資源。
在煤炭資源開發上,他表示,“十一五”期間將形成東部調入區、中部調出區和西部后備區的煤炭資源開發總體格局。
東部調入區包括東北、京津冀、華東和中南4個地區,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煤炭消費的重心,煤炭資源較少,煤炭調入量大,必須穩定其生產規模,延長穩產年限。
中部調出區包括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西部3個地區,煤炭資源豐富,賦存條件好,適宜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十一五”期間煤炭產能的增量的70%以上要依靠該區。
而西部后備區包括西南和新甘寧青2個地區,該區煤炭生產主要以滿足本區需要為主,適當補給東部地區,“十一五”期間煤炭產能將適度增長。
“十一五”期間,規劃新開工煤礦建設規模約3億噸,主要集中晉北、晉東、蒙東(東北)、陜北、神東、兩淮和云貴等大型煤炭基地。同時,還規劃建設一批選煤廠、大型坑口電廠、劣質煤和煤矸石發電和煤層氣開發等項目。他表示,實施煤炭產業規劃必須健全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等措施加以保證。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組織修改《煤炭法》,完善和健全《煤炭法》配套法規,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完善開辦煤礦準入、煤炭資源回收等標準,完善與煤炭主體地位相適應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體系。煤運壓力有望緩解
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昨日提交給“2006中國煤炭企業高峰會”的發言材料指出,鐵道部在徹底解決鐵路體制性障礙的同時,將進一步釋放運輸能力。(無線分析師,您的貼身理財顧問!發送手機短信:YXCW+問題,移動至2911600,聯通至9901600,資費僅需0.3元。 無論個股操作還是大勢分析,您的問題都會得到賽德專家團隊的耐心解答.)
具體措施有:一是加快鐵路建設,解決鐵路運輸瓶頸制約。二是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進一步提高運輸能力。三是大力發展重載運輸,提高煤運通道和主要干線的輸送能力。大秦線年實現2億噸運量,對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積極探索在侯月和新菏兗日線開行更大噸位的列車。通過采用大功率機車、改造線路基礎和站場設備、優化列車編組計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在六大干線全部實現5000噸甚至更高的牽引定數,實現全路重載運輸系列化和規模化。四是加大推進鐵路大客戶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