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港口庫存與電廠庫存什么關系
港口煤炭的庫存與熱電廠煤炭庫存成正比,二者有一定的聯動關系,在短時間內由于物流成本降低,煤炭價格到廠價降低,電廠進貨熱情不高,會造成發運港口庫存增加,一旦趨于平穩,電廠的庫存仍然是同步增加的。
電廠怎么降庫存
是實際庫存還是賬面庫存?
賬面庫存就直接進庫后,叫人簽字領用出庫就得了。
實際庫存,只有要求在采購前檢查庫存,能用的先用庫里的,特別是那些難得采用的材料,更加需要這樣處理。
把采購這個環節抓牢了,庫存量會明顯的下來的。
經常使用的材料需要配備的也要有個最高庫容。
鐵礦石港口庫存是怎么回事
那些礦石都是一次性用大油輪從國外采購回來,然后通過汽車或火車運送到鋼鐵廠,好像0.1元/噸/天。
焦炭網:近期焦炭期貨分歧大,焦炭價格還會持續下滑嗎
7月中旬以來,焦炭期貨1809合約單邊凌厲上漲,短短半個月時間上漲超過20%。焦炭現貨在經歷了4輪350元的跌幅后也開始止跌回升,并且已經落實了第一輪的漲價。目前焦炭的低庫存,投機性需求的啟動以及環保預期使得焦炭主力合約創造了新高,那么他的極限在哪里。接下來,我們從目前的煤焦鋼產業鏈主要矛盾出發,來做簡要分析。
環保限產方面,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重點區域范圍擴大。不僅涵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2+26”城市、長三角地區,還將焦炭主產區的汾渭平原納入了重點區域。汾渭平原里的四個山西城市均是焦炭產量大市,整個汾渭平原的焦炭產能占到了全國的17.8%,而鋼鐵產能占比較小。而且上述地區部分城市企業分散,規模較小,環保設備不達標概率大,因此后期限產壓力較大。由于環保設備投入金額較大,這些小型焦化廠將因為投入的性價比不高將被逐步淘汰。《行動計劃》要求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根據焦炭行業十三五規劃,4.3米以下炭化室被定義為落后產能,而我國4.3米以下的產能將近2000萬噸。同時《行動計劃》還要求重點區域加大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以鋼定焦”,力爭2020年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左右。因此后期,焦化環保限產將呈現常態化、趨嚴化的格局,焦炭供應收縮將是大概率事件。
前期港口焦炭價格倒掛導致貿易商投機性需求萎縮,港口庫存持續下降。隨著低價資源的清除,港口價格倒掛消失,貿易商開始積極囤貨。而目前港口價格堅挺,貿易商惜售。港口價格回升大于產地價格下,貿易利潤仍在,采購依然積極。但是由于受到港口方面集港管控政策原因,貿易商集港速度受到壓制,近期港口庫存只出現小幅上升。在貿易商的投機性需求觸動焦企漲價的第一棒后,鋼廠的補庫動力將成為焦企漲價接力的第二棒。目前看鋼廠高利潤但是受到環保停產影響,高爐開工率弱穩,同比大幅低于往年,同時焦炭庫存合適,鋼廠仍以按需采購為主。但是由于高爐開工率已經大幅下滑,后期高爐開工率下降空間將小于焦爐開工率的下降空間,部分鋼廠鑒于焦炭供應收縮預期已經有小幅補庫現象。
在前期焦炭供應寬松的格局下,焦企庫存并未出現累積。隨著投機性需求的刺激以及供應收縮的預期,焦炭供需開始轉變。同時由于8.20日第二階段環保督查開始之前無法對焦企限產預期進行證偽,焦炭價格在這之前難以出現下跌。但目前港口準一級焦折算倉單在2330元左右,期貨升水170元,盤面已經提前透支將近兩輪的漲價。對于第二階段督查,一旦焦企嚴格執行限產政策,焦炭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疊加鋼廠的補庫和焦企的低庫存,現貨的提漲將是順理成章。
綜上所述,鋼廠庫存穩定,在環保限產下需求偏弱,目前仍以按需采購為主,但有小部分鋼廠已經開始主動補庫。貿易商捂盤惜售,港口價格堅挺,有利可圖下繼續拿貨。焦炭供需格局進一步改善,雖然目前期價升水,但各地環保限產常態化,且第二階段環保督查即將到來下,焦企現貨提漲心態強烈,期價上漲態勢依然不改。
煤價為什么會降價!
煤市進入新的調整期 與2004年相比,2005年的煤炭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年初的熱”,到旺季的“冷”,給人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效果逐步顯現,煤炭需求趨穩與供給能力迅速提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鐵路運力的不平衡發展對煤炭市場格局調整的影響作用日益凸顯,以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煤炭市場的影響……中國的煤炭市場已經進入新的調整期。
供求關系正趨向緩和
隨著我國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顯現,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因素已經趨于穩定。隨著源頭性需求趨穩和基礎性供給能力的迅速提高,煤炭市場供求關系正在趨向緩和。
今年1月至6月,煤炭產量、銷量和消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全面回落,到6月末,全社會煤炭庫存1.15億噸,比年初增加1149萬噸。煤炭產需增速減緩,全社會煤炭庫存增加,使全國煤炭市場供求趨緩,但區域供求形勢不平衡。
煤炭是我國最重要的基礎能源,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等重工業增速的減緩在目前已然有所顯現,并將直接降低對煤炭的需求,繼而又導致對電力需求的降低,最終將形成對煤炭需求欲望的衰退。
不確定性大為增加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進一步深入,高耗能行業對電力的需求將進一步減少。同時,主要大江大河的來水量明顯多于去年,水力發電量的增長幅度將高于火力發電量的增長幅度,這也對火力發電量的增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上半年停產的我省小煤礦將陸續投入生產,煤炭供給能力將回升,全年煤炭產量的增幅有可能達到或超過9%。總體來看,下半年中,煤供求將基本平衡,但電力企業的議價能力將會大大增強。
需要關注的是,動力煤需求增速的減緩實際上是較為有限的,但是,一旦煤、電雙方地位發生互換,煤炭企業就失去了定價的話語權,面對高壟斷的電力企業,有利地位失去對煤價格的不利影響遠大于需求增長的緩慢。總之,諸多的“如果”都可能使煤炭市場發生變化,哪怕是微妙的變化,均會增加其市場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因此,煤炭企業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應對變化莫測的市場形勢。
煤價大降可能性不大
面對煤價大面積下降,有人擔心中國煤炭市場會出現大起大落,重演上個世紀末煤價跌入底谷之噩夢。來自專家的聲音:這種可能性不大。盡管由地方煤礦及市場交易煤炭所掀起的降價風來勢兇猛,并已經危及煤市基本盤,但總體來看,煤市基本盤尚未明顯松動。當前風起云涌的降價狂潮,只是將在供應緊張時期過度上漲的價格向合理價位回調。煤炭和石油同為重要的一次能源,當前石油價格高位攀升,眾多能源消費者有可能從石油轉向煤炭;同時針對當前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現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已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煤礦特別是中小煤礦的管理力度,煤炭生產能力可能有所下調。這些因素將決定,中國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調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