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反應性的概念是什么
焦炭反應性通俗說就是焦炭在高爐里和二氧化碳的反應能力(CRI)。現在鋼廠生產都需要焦炭反應后強度指標(CSR)。
焦炭熱反應強度實驗 反應性 31 強度 55 正常應該是19 68 現在反應性和...
單從31,55數值上是看,也是合理范圍值。
反應性高,強度降低是正常的
若這兩個指標屬實一直較為穩定(假定以前設備無問題情況下)突然出現此數值,那么可以判斷是焦炭是否有燒損現象。發生燒損因素:溫度過高、通入N2或CO2氣體不純、反應管(器)是否有泄露、CO2流量是否大于5L/min 、反應時間120min是否超時。
補充:溫度過高,也存在比如眼睛看到溫度數值正確,而實際溫度可能已經高很多,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
通過以上各種可能性進行排查。
焦炭熱反應性與熱強度原理
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生鐵和鋼主要成分都是鐵,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焦炭在空氣中的燃燒反應是放熱反應.
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區別在于反應的過程.
使焦炭燃燒需要讓焦炭達到一定的溫度(它的燃燒點),在滿足這種條件下,焦炭才能和氧氣發生燃燒反應,在反應的過程中放熱。
焦炭是銀灰色至銀黑色堅硬多孔固體,含碳96%以上,熱值約29×103kJ/kg。用于生鐵和有色金屬冶煉、鑄造,以及制造電石、氣化造氣等。煤經高溫干餾而得。
焦炭,煉焦煤料在高溫作用下,經過熱解、縮聚、固化、收縮等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而形成的固體燃料。焦炭主要用于高爐煉鐵和用于銅、鉛、鋅、鈦、銻、汞等有色金屬的鼓風爐冶煉,起還原劑、發熱劑和料柱骨架作用。煉鐵高爐采用焦炭代替木炭,為現代高爐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礎,是冶金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為使高爐操作達到較好的技術經濟指標,冶煉用焦炭(冶金焦)必須具有適當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包括冶煉過程中的熱態性質。
一級焦炭的熱反應性和反應后強度指標各為多少
一級焦:Ad<12;Vd<1.6;St,d<0.6;熱強度在65以上。均為百分比例。
焦炭反應性與反應后強度存在什么關系
焦炭反應性測定儀是測定焦炭反應性和反應后強度這2項指標的。
焦炭的熱反應性和反應后強度是焦炭高溫冶金性能的重要指標。反應性好的焦炭能使高爐中上部間接還原,并放出一定的熱量,有利于降低焦比。反應性差的焦炭使高爐中下部直接還原過多,并吸取大量的熱量,從而導致焦比升高,高爐冶煉成本增加。
焦炭反應后強度指標直接反應該焦炭能否在高爐中下部料柱的巨大壓力下仍能起到骨架支撐作用。因而焦炭的熱反應性和反應后強度檢測試驗是檢驗焦炭質量的重要手段,能為高爐冶煉過程提供重要的生產操作依據。